咖波拍拍燈

 

  隨著獅子王邁開的腳步,萬華這幾天搶盡新聞版面,雖然從小跟阿嬤一起居住在大同區但其實我們家隔著一條馬路(忠孝西路)對面就是萬華區,小學也是在萬華區就讀,10多年前因所住區塊要拆遷我就搬回比較靠近萬華區邊緣的爸媽家,萬華可以說是我從小到大的生活圈.

 

  這次首當其衝的高疫情區在萬華茶藝(清茶?)館周邊,要說較明顯的地標就是龍山寺捷運站附近,家裡在講龍山寺附近的區塊時常會說在"艋舺"那裡,台北總是讓人有比較先進的感覺,而台北裡的艋舺卻保有獨特的老街區氣息,有很多別區看不到的人文景象,不過在治安上也有比別區較為複雜的疑慮,平常如果有去台北車站或西門町回程我都會以步行方式散步回家,雖然朋友都覺得我這樣一路走回家走太遠,不過走久了其實也不覺遠,而且沿路走走看看也不無聊,回程途中都會經過"艋舺",廟宇參拜.巡訪古蹟.喝杯青草茶.吃點小吃,艋舺有很多行程可以走,然我除了走大馬路外我偶爾也會好奇的鑽進小巷裡晃晃,艋舺的巷弄間有不少茶藝館/清茶館.阿公店.  

 

華西街觀光夜市 萬華

 

  回到正題~因為獅子王事件疫情開始連環爆,沒想到萬華光有造冊的相關行業就高達172家,也沒想到隨著確診者足跡曝光發現平常有那麼多人來萬華艋舺區塊…?而因為疫情有迅速擴散的跡象所以開始在萬華以及鄰近萬華的醫院設置了快篩站,主要讓居住在萬華或是在某段期間有萬華周邊活動史的民眾來做快篩,然後然後然後雙北的確診人數就在這幾天快速攀升了,其中以萬華及板橋的確診數較高.

 

(以下這張照片在2017年拍攝)

雖已習慣這裡的巷弄景象但仍覺得以文化老街來形容這裡不太適合 ^^|||

萬華茶室 (2017拍)

 

 

=============

以台北市確診人數為例

5/15確診人數89人,其中43人在萬華

5/16確診人數89人,其中58人在萬華

5/17確診人數158人,其中89人在萬華)

5/18確診人數102人,其中48人在萬華)

5/19確診人數70人,其中31人在萬華)

後續新增記錄
5/20確診人數87人,其中人在萬華)

5/21確診人數127人,其中60人在萬華)

=============

5/22追記

指揮中心宣佈當日有321例本土案例

校正回歸全台總確診案例增加400
其中台北市確診人數增加269人,其中174人在萬華

尚未看到更詳盡的統計資料,文內5/15~5/21的統計數字僅供參考

(圖片來源為衛生福利部官方line發佈的新聞資訊)

2021%2F5%2F22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統計 (圖片來源為衛生福利部官方line發佈的新聞資訊)

5/23追記

指揮中心宣佈當日有287例本土案例

又再”校正回歸全台總確診案例增加170
其中台北市確診人數增加88人,其中48人在萬華

(圖片來源為衛生福利部官方line發佈的新聞資訊)

2021%2F5%2F23 台灣新冠肺炎確診統計 (圖片來源為衛生福利部官方line發佈的新聞資訊)

5/26追記

接連著幾天都有為數不少的”校正回歸文裡的追記就截至於5/23不再做追記了

 

  萬華確診人數的確佔了台北市確診人數的一半左右,但媒體卻一直只報萬華萬華,連官方網站的新聞稿也只特別標註萬華最多,萬華一直不斷被放大檢視,一則又一則的新聞搞的好像有確診的都是因為來過萬華才染上病毒的明明就是最初把病毒帶進來的確診者連累了其他在地人有了被傳染的高風險,陸續在地方社團網站上看到有人分享因為住在萬華被公司要求先不要進公司或是需持有篩檢沒確診証明才能上班,以及送貨方取消送到萬華訂單的事件,還有北市某醫院公告就診曾有登記在板橋.萬華或是曾有相關地區活動史的若有就醫需求直接在戶外門診就醫...

 

  看了這些例子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不是不明白大家對疫情的擔心,但我想說的是萬華區其實也不小,不是在地人或是不瞭解萬華的人知不知道西門町也是萬華區?知不知道萬華區的劃分過條馬路就是中正區(隔著中華路).大同區(隔著忠孝西路)?過條橋就是三重或是板橋跟中永和,還有~西門町是台北交通要塞之一,公車.捷運四通八達連接著北市各區與臨近的新北區塊,實際上人車流就是頻繁的來來往往&要經過萬華很容易,又不是有什麼奇幻的結界設定,每天生活在這的沒事但外來的有事?大家吸的不都是同樣的空氣,他們到底來做過哪些事?另外,確診足跡其中只要曾到過萬華的就強調有萬華活動史,最有趣的是連開交通車有經過也要報說有經過萬華,有經過萬華又怎樣?彷彿來過/經過就是在這包中,難道去過的其他地方都是無塵室?因為關心疫情所以每天都會留意新聞,但這幾天看到什麼都要扯萬華真是看到白眼都翻到天邊了.

 

  一直在放大檢視萬華跟板橋其實沒什麼太大意義,又,篩檢站優先設在萬華以及地點比較鄰近萬華的大同區中興醫院以及中正區和平醫院,短時間內不論是住萬華或是有症狀.有接觸史的都來做篩檢,萬華區要承受的風險也不小,我們家就臨近其中一個醫院篩檢站,醫院規模不大且外頭沒有什麼腹地,有症狀沒症狀都集在一起的踴躍排隊人潮,其中不一定有落實保持社交距離或是把口罩戴正確的狀況,我們看著也會擔心.

 

一開始因為疫情爆發且鏈結關係特殊恐有擴散之虞所以首先在台北且以萬華周邊為主設了快篩站,沒篩都不知道竟有那麼多人確診,且由確診統計來看並非所有確診者都跟萬華茶藝館的傳播感染有關,大家都不能掉以輕心,自5/15雙北率先升級三級警戒開始我們家人都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外出也都把口罩戴好,隨身攜帶酒精噴瓶以便使用,在萬華區域社團網站看到團友分享住家及工作範圍附近街道人潮稀少的模樣還蠻欣慰,5/15起家中附近也已有許多店家自主暫停營業至5/28,菜市場有出攤的也不多,大家都多點自律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可減低不少傳播風險,無需以嘲弄的口吻說在外面沒看到人是因為人潮都跑到賣場購物另類群聚,只要不是過度誇張的採購想買民生備品有什麼錯?希望大家都能儘量待在家儘速阻斷傳播鍊,家中若沒適度儲備民生物資怎麼生活,賣場人手有限但購物人數及購買量增多,結帳速率不及以往,整個賣場就呈現擁擠狀況,雖然希望疫情能儘速被控制但實際上會怎樣誰知道?有人會說就算升到四級警戒也是會有條件的開放外出,但到時買不買的到需要的東西有人能保証嗎.

 

醫護人員很辛苦,真的非常感謝他們在這樣炎熱的天氣中得全副武裝為大家做檢查,萬華人區域網路社團也有熱心的管理員與團友在這幾天協助熱情供給醫護人員飲食所需(一般人不瞭解醫護人員的用餐時間編排,如想提供醫護飲食物資建議可先找看看有沒有可聯繫的窗口,有些餐飲久放後無法食用,適時適量提供才不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昨天下午在繼續撰文之際看到記者會宣佈全國皆進入三級警戒!其他縣市也陸續要設置篩檢站,台灣不大,每天跨縣市人車流動無數,別再有覺得病毒只存在於某個區塊的思唯,前文也說過萬華也是因為設了篩檢站才發現有不少人確診,在這場疫情中沒有人是局外人,大家一起落實防疫措施,多點自律儘速降低疫情造成的傷害方為上策,另,雖新冠病毒也有無症狀患者但目前狀況還是暫時建議有出現症狀的先前往檢測為佳,祝大家平安.

 

2021.05.25加記

  今日指揮中心宣佈原公告至5/28止的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6/14

 


====================================

我是萬華人

~防疫生活~

大家多點自律,落實防疫措施

====================================
邱千珮

facebook

我的痞客邦部落格 http://helloapp.pixnet.net/blog

我的窩客島部落格 http://www.walkerland.com.tw/member/view/26189

 

  感謝您的瀏覽賞文,在此提醒您~每個人口味(感受)不同,本文為個人用餐(或旅遊)心得分享,僅供參考~文內提及之餐點.配套內容.價格等相關營業內容皆為該次用餐記錄,後續有可能因店家調整而有所變動,個人無法一一追蹤在文內做變動修改提示敬請見諒!本文全部文字內容.照片皆為筆者個人拍攝撰寫之著作,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複製盜用,歡迎分享但敬請註明出處.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珮珮 的頭像
    阿珮珮

    阿珮珮未完待續的旅程~生活是一場未完待續的美食&玩樂之旅

    阿珮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